文章来自“您和明道云的故事,应用平台有奖征文活动”的参赛作品。
- 公司:上海橙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- 职位:CEO
- 姓名:王劭禹
宁愿十年不将军,不可一日不拱卒。日拱一卒,功不唐捐。大家好,我是劭禹。我有许多身份,我是一个专注于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工业人,我也是一个不断跨界的不安分的人,我在制造业工厂呆过 8 年,做过工艺,质量,精益办,供应链,也管过生产,做过销售,目前是一家科技公司的 CEO,专注于帮助制造业数字化转型。
我在制造业呆到第八年的时候,发现一个现象,就是互联网已经把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全部都更新迭代了一遍。举个例子,衣服有了淘宝,食有了饿了么,住有链家贝壳自如,行有滴滴出行。但是在制造业里面,信息化却进展得十分不顺利,很多业务环节还是在用很低效的方法做事。
而实际上,要突破这一瓶颈确实不易。制造业的业务环节非常封闭,它需要高可靠性的管理方式,因为任何环节一旦出错,整条业务链都需要赔上高昂的代价。也是因此,许多在管理上需要优化的软件系统,只有定制开发才可能让企业满意。定制的软件往往都按照现有的最佳管理方式来研发,具备高可靠性,这样才看上去业务出错的概率最小。
可是,实际上效果并不如人意:一方面,定制开发的软件厂商对于业务本身的理解肯定有一定的偏差,这是由于行业不同所导致的;另一方面,定制开发的软件难以随着企业业务变化而灵活调整上,让供需双方都很苦恼。
为什么会有如此困局呢?因为真正适合企业使用的软件,一定是生长出来而不是设计出来的。怎么理解这句话?——就是一边迭代一边使用,而不是大家都讨论好,一下子做出成品,然后发现实际使用起来有很多问题。
在真正实践这句话时,会产生两个矛盾点:一是怎么让熟悉业务的人也能参与软件设计,二是如何能做到快速调整软件功能。
因为这两个事儿,我就出来创业了。我对于业务很理解,就缺怎么补写代码的事儿了。实际上,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代码工作者,我的工作效率是偏低的。尽管我招了 10 个人的开发团队,但是沟通成本非常高,无法互通业务设计和技术语言。直到有一天,我听到明道云的介绍,其中的关键词是零代码平台。直觉上,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。
我花了大约 3 周时间,别的事儿都不干,就学习明道云的平台。学完之后觉得真的是太棒了,如果能早遇到明道云一年,我还招什么开发团队啊!
明道云最好的地方是它的简单易学,虽然还是有一些门槛,但是对于软件的实现来说,已经是几乎没有学习难度了。剩下的就是怎么将业务场景在明道云上实现了。明道云作为基础功能平台,集成了数据展示、BI、云计算功能,还将大量的审批、协同、通知、即时通讯功能都组件化;另外还有 Web 和移动端功能,H5,App,小程序,钉钉,企业微信全平台覆盖;甚至还有 API 的数据接口扩展功能,打通绝大部分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——这些已经能够满足 95% 企业自定义诉求了。
于是,我便成为明道云的忠实用户,成为一个毫无感情的明道云宣传机器。在许多场合上,我都不吝赞美之词,用明道云帮助许多企业从小的管理需求入手,逐步走上信息化数字化的道路。
明道云,让中国制造业,找到了属于它自己的“互联网 +”模式!